1、本馆开放时间:每周一至周日9:30-16:30。每周一、周二、周三、周四、周五为团体接待日,每周六、周日为公众接待日。
2、我馆向团体游客免费提供讲解服务,如需讲解,请提前预约。
3、团体参观预约:本馆使用电话预约系统(010-65851500),参观人数规定在10人以上,若人数少于10人请您选择在我馆公众接待日时参观,电话预约成功后,请您当日携带单位信函前来参观,请按规定准时参观,逾期作废,谢谢合作!
4、公众参观:无须预约,请凭借有效证件(身份证、军官证、护照证明个人身份的证件)前来我馆参观。
1、至少需提前三个工作日预约,不能预约当日参观。
2、团体参观预约时需要登记单位名称、预约人姓名、领队身份证号、参观日 期、联系方式、参观人数等信息。
3、如遇重要会议、大型活动等特殊情况,我馆需临时关闭,详情将在馆内提前公示,请您来访前电话垂询。
4、参观人员应自觉遵守观展秩序,服从馆内工作人员现场引导。遇到紧急突发情况,应听从馆内工作人员指挥,迅速有序退场。
5、老年体弱的参观者需有人陪伴照顾,儿童进馆需家长照看,以确保安全。
6、参观时请您不要大声喧哗,自觉遵守馆内警示和敬告,请勿触摸展品,请勿攀爬、躺、卧、踩踏布展设施,严禁向模型区投掷任何物品和杂物。
7、参观人员应自觉保持环境卫生,严禁在馆内吃零食和丢弃杂物。
8、严禁携带易燃、易爆、管制械具危险品入馆。
9、严禁在馆内吸烟,严禁携宠物入馆。
10、违反上述规定损坏物品等行为给予赔偿。
咨询电话 (86)10-65851500
商务洽谈 (86)10-65918356
东临东四环,位于朝阳公园东五门北侧。
公交车站:大山庄 公交车辆:740、753、976、988、657、628、特9、运通111等。
自驾车辆:沿东四环辅路至双新桥,于朝阳公园东5门北侧停车场处。
步行路线:从停车场大门处进入,沿指示路标向西直行200米到达本馆西门。于换票处换票后,自本馆西门进入参观。
地铁路线:乘地铁14号线至东风北桥(地铁站)C1口出,南行1.4公里到达朝阳公园东5门内朝阳规划艺术馆。
官方微信 | 官方微博 | 互动朝阳微博 |
建筑师、北京大学理学博士、全国老旧厂房保护利用与城市文化发展联盟秘书长单位负责人、北京电影学院客座教授、北京市人民政府人民建议特邀建议人、北京市第九届、十届青联委员、中国数字创意与技术博览会(2010-2019)秘书长、中国电视剧导演工作委员会指导委员会委员、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智库专家。
主要研究成果:
主持编写建设部《商品住宅一次装修到位实施细则》,参与起草《国家康居示范工程建设技术要点》等多项相关技术导则,为深圳万科四季花城、广州保利花园、上海奥林匹克花园等全国共800万平方米住宅小区提供技术审查和建设指导。
主持完成的文旅项目和产品包括:
文旅部课题《全国老旧厂房保护利用与城市文化发展年度报告》、湖南常德桃花源历史文化体验馆、四川广安市规划展览馆等;数字创意产品包括:“数字沙盘”、 “朝阳•大数据展示中心”、“朝阳•数字文化遗产”、 “3R实验室”、 “通惠河览春图交互长卷”、 “时光轮创意交互展项”、 “桃花源时空体验剧场”等。主持制作的原创内容包括:《朝阳最美24小时》、 《印象•朝阳》、 《皇城北京》、 《漫游朝阳》、 《朝阳记忆》、 《东岳庙全景体验片》、《遇见•桃花源》等。
策划与发起全国老旧厂房保护利用与城市文化发展联盟
获奖情况:
中国3D技术与创意博览会(现中国数字创意与技术博览会)荣获由北京文博会组委会颁发的“单项活动优秀组织奖”(2012)。
国内首部3D4K城市纪录片《朝阳最美24小时》荣获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授予“3D影视作品最佳短片奖”(2013)、国际3D与高级影像协会“国际作品金奖”(2013)、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授予“中国3D影视作品电视广告类一等奖”(2014)、作品《印象• 朝阳》荣获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颁发中国先进影像作品奖立体(3D)电影类优秀作品。
World Environment Day 2018 certificate of appreciation for "Overcoming Plastic Pollution"(世界环境日主题活动联合国环境署驻华代表处颁发)
文章发表:
1、《建筑学报》(2004年第07期)
2、《建筑学报》(2002年第11期)
题目:《当代中国城市集合居住模式的重构》
3、《建筑学报》(2002年第08期)
题目:新建商品住宅装修问题及对策研究—— 析 《商品住宅装修一次到位实施细则》
4、《建筑学报》(2001年第07期)
题目:《从大和实验住宅到国家康居示范工程—浅论成套技术体系与住宅研究新概念》
5、《建筑学报》(2001年第07期)
题目:《当前居住区环境设计中值得探讨的几个问题》
个人专访:
1、人民日报海外版(2019.12.24)
题目:《老旧厂房再造的三重创新》
2、钛媒体 (2018.07.04)
题目:《从“工业遗产”到“数字客厅”,朝阳规划艺术馆原来是个“技术控”》
3、北京青联 (2015.01 )
题目:《杨军:让文化拥抱科技》
4、中国文化报( 2013.11.09 )
题目:《3D 特种院线“绘出”产业化蓝图》
5、中国文化报(2013.06.08)
题目:《3D技术记录城市“最美24小时”》
6、中国文化报(2012.12.08)
题目:《杨军:3D技术融合创意 立体呈现城市图景》——对话北京市朝阳区规划艺术馆馆长杨军
7、经济日报(2011.11.23)
题目:《前沿探秘——3D技术带你体验智慧城市》
8、人民网(2010.11.25)
题目:《三维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》